您目前浏览 > 首页 > 新闻资讯
信息检索:  搜索    人才搜索
新闻中心
您目前浏览 >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简历宝典 > 正文

“好简历好工作”标准雷同 大学生就业“理想主义”何时休?

添加时间:2013/4/15 10:49:30    点击数:1194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福鼎人才网

  近日在北京地区人力资源市场观察到,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较为明显的“理想主义”心态,追求“好工作”标准统一,求职者片面集中,形成“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”;“好简历”也有共同特征,用人单位感叹“简历套餐”粉饰过度,毕业生竞争力真假难辨。

  标准“好工作”:北京户口+不介意低薪

  近期举行的2013年春季北京地区人力资源招聘大会上,参展的800余家企业中,国有企业、事业单位占比约8.15%,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6%。记者看到,各类招聘企业摊位前的热闹程度迥异,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并存。

  在“解决北京户口”“底薪六千”的“好工作”摊前,大量高学历求职者排队投简历。

  “我们这几个月在北京参与的几场招聘会都是这样的场景,毕业生投简历高峰往往延续到下午一点多,这个时候很多企业都收摊了。”某能源开发公司北京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坦言,“解决北京市户口”的优势为公司聚拢了很多人气。

  “起薪6000元的工作,与起薪不足3000元但解决北京市户口的工作,可以打个平手。”这名负责人说。

 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婷婷对记者说,在北京数十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看来,解决北京市户口、起薪高低、雇主企业知名度等是衡量一份“好工作”的基本指标。对她而言,解决北京市户口则是定义一份“好工作”的前提条件。

  记者采访了解到,名校毕业生、高学历者的“好工作”标准高度雷同,客观上加剧了“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”的矛盾局面。

  模板“好简历”:学生干部身份+实践经历丰富

  各类招聘会现场,身着深色正装、手持A4简历成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特定造型。记者仔细搜集了10余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,涵盖北京科技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河北工业大学、沈阳工程学院等京内外重点、一般本科院校。

  比对发现,地区、学校、专业不同的毕业生简历,其格式、内容、表述方式具有颇高相似度,大多分为基本信息、教育背景、实践经历、个人技能、求职期望等版块。此外,使用中英文简历配套的求职者并不多。

  几乎所有简历都提及了求职者的学生会工作经历,担任学生会干部、成功组织社团活动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关键词高频率出现。其中有一份简历力求突出求职者的“探险能力”,佐证竟是“大学期间游览过国内十一个省市”。

  招聘会现场就业咨询处工作人员说:“各类资格证书、实习证明、公开作品、志愿经历、勤工俭学等组成的所谓‘就业套餐’,让学生疲于奔命,让企业审美疲劳。”

  台企震旦集团招聘人员说:“公司销售岗位每年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数量较多,收到的简历不计其数,但除了教育背景、平时成绩等关键信息,其他能客观体现毕业生素质的信息并不多”。

  “所有的毕业生简历好像都一样。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系竟然有N个学生会主席,一个社团活动,大家都是组织者和负责人,这怎么可能?”不少招聘人员反映,一些毕业生为了打造一份“好简历”,不惜以个人诚信为代价,加剧了求职风险。

  体现竞争力应避免“随大流”

 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,毕业生想在就业市场体现竞争力,应尽量避免“随大流”的理想主义,需立足自身定位,踏实找工作。

  民营企业、北京大学科技园方极城市规划院的刘副院长表示,当前多数大学生热衷于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的“铁饭碗”,但实际上民营企业更加适合年轻的大学毕业生。“民企只看重一点——效益,有精力、有闯劲的年轻人在民营企业里的上升空间很大。”

  “所谓好工作,应该最能发挥个人特长、挖掘个人潜力、匹配个人兴趣。”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,高校、学生及社会应及时转变观念,更加重视岗位与个人特征匹配,提高智力资源使用效率。

  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,高校毕业生片面定义“好工作”,过于依赖模式化“好简历”,既凸显了当前就业形势之严峻,也折射出社会价值观之扭曲、高校独立精神教育之不足。

发表评论
目前共有 0 条评论
特别声明: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用户名: 请先 登陆注册
验证码:

福鼎人才网广告
最新评论
Copyright(C)2003-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软件公司负责运营 / 常年法律顾问:福建惠尔律师事务所
咨询热线:0593-6122009 E_mailto:webmaster@fdren.net
国家版权局证号:闽作登字13-2008-L-0517号
国家信息产业部ICP备案号:闽ICP备19001154号-1